1943年5月19日,德国纳粹政权宣传部长约瑟夫·戈培尔在柏林发表了一份令人震惊的声明,宣称德国首都柏林已经成为一个没有犹太人的城市。这一消息通过广播和报纸迅速传遍全球,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。然而,这个所谓的胜利宣言完全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。事实上,在柏林阴暗的角落和隐蔽的地下室里,仍有约2,000至3,000名犹太人在艰难求生,他们像影子一样生活,时刻提防着盖世太保的搜捕。此外,还有约18,000名具有部分犹太血统的德国人虽然得以合法居住在城市中,但也生活在随时可能被逮捕的恐惧之中。
回溯到1933年6月16日的人口普查数据,当时的柏林曾经是欧洲最繁荣的犹太社区之一,拥有约16万犹太居民。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不仅是德国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,更占据了全德犹太总人口的32%以上。然而,随着纳粹政权的崛起和反犹政策的逐步实施,柏林犹太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纳粹的残酷迫害下,无数犹太家庭被迫放弃世代居住的家园,踏上充满未知的逃亡之路。虽然期间也有其他地区的德国犹太人迁入柏林寻求庇护,但在1933年至1939年间,由于纳粹推行的系统性驱逐政策,柏林犹太人口仍锐减至约8万人。 1941年10月至1943年4月间,纳粹对柏林犹太人实施了更为残酷的最终解决方案。他们被有计划地从家中拖出,集中到多个临时设立的集结点。这些集结点包括勒维齐奥街的废弃工厂、海德鲁特巷的犹太教堂、格罗斯汉堡街的犹太公墓以及罗森街的社区中心。随着驱逐行动的加剧,甚至连犹太敬老院、社区办公楼和犹太医院这些本应提供庇护的场所,都被改造成了临时拘留中心。当每个集结点聚集了数百名犹太人后,他们就会被武装党卫队押送至火车站,通常是格鲁内瓦尔德的货运站,有时也会使用安哈尔特或普特利茨街的客运站。他们被粗暴地塞进拥挤的客运车厢或黑暗的货运车厢,踏上了不归之路。 category:history,content:历史记录显示,第一次大规模驱逐行动发生在1941年10月,当时有1,000名柏林犹太人被运往波兰罗兹隔都。到1942年1月,这个数字已激增至约10,000人,他们被分散送往东欧各地的隔都,包括罗兹、里加、明斯克和科夫诺等地。1942年至1943年间,纳粹特别针对柏林的年长犹太人,将他们集中驱逐至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。而从1942年开始,更可怕的是,许多犹太人被直接从柏林运往奥斯威辛-比克瑙等灭绝营。1943年,随着德国犹太人帝国协会的解散,其工作人员也未能幸免,全部被送往特莱西恩施塔特。到1943年4月底,柏林绝大多数剩余的犹太人都已被强制驱逐。据统计,超过60,000名柏林犹太人在这场浩劫中被驱逐,其中超过10,000人被送往东欧隔都,约15,000人被送往特莱西恩施塔特,而超过35,000人则直接被送往波兰的灭绝营。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,数百名犹太人选择了以死抗争,他们在自己的家中、藏身处或其他隐蔽场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对纳粹暴政的最后反抗。 发布于: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